共创健康河北 共享职业健康 燕赵都市报专访河北省卫健委职业健康处处长张泽青
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创业者,在艰苦劳作的同时,享受一份健康的关注和保障一直是众之所盼,近日,本报专访河北省卫健委职业健康处处长张泽青,就“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进行深入解读。随着“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在我省的深入开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以及职业病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可感地正在我省落地生根,不断织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安全网”,让职业人群在“保饭碗”与“保身体”之间慢慢找到着新的平衡点,越来越有尊严地和可持续地专注于劳动创造,以健康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满满的向上力。
记者:职业健康一直是群众的期盼和关切,我省打造健康河北,持续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具有怎样的初衷和现实意义?
张泽青:“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是“健康中国”行动的15个专项行动之一,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的专题行动,在2020年4月印发的《健康中国·河北行动》中,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职业健康不仅仅是防治职业病,更是职业人群全面的健康管理。职业卫生正由传统的以职业病防治为中心,向以职业人群全人群、全周期的全面职业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是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抓手。
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可以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对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至关重要。
记者:在保护大众职业健康方面我省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张泽青:对待职业病,目前我省重在一个“防”字,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一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这恰恰契合着十四五期间,我国职业健康工作从以传统职业病防治为中心,向以全方位、全人群的职业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要求。
近年来,我省职业病防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职业病报告病例仍处高位,在10大类法定职业病中,我省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尘肺病仍是困扰河北省劳动者的“头号杀手”,职业健康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目前,河北省职业人群既面临尘、毒、噪等传统危害侵袭,又面临肌肉骨骼疾病、工作压力、精神健康等职业相关疾病的威胁。针对这样的新问题,《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与时俱进地明确提出,将加强对新型职业病危害的研究识别、评价与控制,组织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制定出台相应的规范标准,提出防范措施,适时纳入法定管理,以应对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新问题。
作为“健康中国·河北行动”的15个专项行动之一,我省积极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聚焦重点行业、重点疾病、重点环节,依法防治、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全面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坚决防控职业病危害,尽可能减少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从源头上解决“不得病、少得病”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记者:职业健康保护是一项持久且利在长远的行动,我省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持续推动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张泽青: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健康和亿万家庭的幸福,为切实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的落地见效,我省把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作为重中之重。针对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政府采取了七项举措。包括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政策,加强对新型职业病危害的研究识别、评价与控制;提升防护技能,研发、推广有利于职业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完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保障重点职业病人群权益,加强职业健康监督检查、优化职业病诊断程序和服务、加大保障力度;改进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工作,应用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组织开展 “健康企业”创建活动,拓宽丰富职业健康范围,积极研究将工作压力、肌肉骨骼疾病等新职业病危害纳入保护范围,营造职业健康文化。
同时,根据省卫健委印发的《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我省全面实施了“转变一个观念、制定一个规划、理顺一个机制、建成一个平台、强化一个支撑、把握一个抓手、完成一批项目、夯实一批基础、建强一支队伍”等“九个一”工程,逐渐实现全省职业健康形势稳定好转,严防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发生。
河北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设定了3项预期性指标和1项倡导性指标,即:到2022年和2030年工伤保险法定人群参保人数稳步提升和参保全覆盖、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明显下降和持续下降、辖区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重点行业劳动者对本岗位主要危害及防护知识知晓率达到90%及以上和持续保持。
记者:创建职业健康企业作为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着手?目前成效如何?
张泽青:在职业健康企业创建过程中,我们从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健康环境、企业健康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综合考量,鼓励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并陆续开展了“健康达人”评选、“职业健康跟踪问效”等多项活动。
职业健康企业建设及评估标准是非常严格的系统过程,在管理制度、健康环境、健康文化等三大项指标中分列出了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合同及参保情况、工作场所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与服务、健康教育等10小项指标,更细化分列出了几十项创建内容及要求,基本条件有任一不符合项,则不具备职业健康企业申报基本条件,停止评估。
按照《创建职业健康企业实施方案》要求,2021年全省创建省级职业健康企业335家。目前,正处于市级评选和申报阶段,各地的积极性都很高,估计会超额完成任务。职业健康企业创建工作在实现企业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惠及我省4100万名劳动者。
记者:“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和“职业健康企业创建”需要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政府等多方联动来实现,我省怎样实现三者合力的效果最大化?
张泽青: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进行“职业健康企业”创建活动,强化落实的是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三方责任,强调的是社会各界的联动作用。
我省一直致力于通过多渠道、多种载体的宣传,耳濡目染地强化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劳动者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逐渐形成人人关注职业健康、争做健康达人的良好氛围。此外还针对劳动者个人提出9条健康倡议,特别明确了教师、交通警察、医生、护士等以站姿作业为主的职业人群需做好防护措施。
落实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企业在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者健康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等方面切实保障劳动者基本健康权益。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日常监测、定期检测与评价,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从政府层面,我省着力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工作责任体系和联防联控、综合防控新机制,压实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责任,完善法规政策,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健全监管体系,强化协调配合和督查考核,保障重点职业人群权益。
当前,我省除重点关注职业病患者外,一直在积极关注4100万职业人群,其内容包括安全、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与健康、安全、幸福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目前,河北省明确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鉴定机构、检测评价机构,实现了体检、诊断、鉴定和检测工作全覆盖;建立了河北省职业病防治临床中心和省级职业病防治协同机制,全面推进职业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对接。
河北省卫健委将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持续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职业健康工作目标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燕都融媒体记者 吴春蕾 许晓媛)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山东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工作组莅临济南检查工作
陕西卫健委:以健康企业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职业健康工作水平
东莞市正式启动“职业健康达人”评选活动
上海着力探索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
阜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职业病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
洪泽区卫生监督所开展洪泽区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专项检查
沧州市卫健委对320家企业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免费“体检”
安徽省召开2022年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