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随机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健局、高新区教育和卫健局,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
根据《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闽卫监督〔2022〕89号),经研究,现将《2022年福州市卫生健康随机监督抽查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一、监督抽查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监督中心抽取的抽查任务清单,我市监督抽查任务共952个(具体抽查计划详见附件1-6)。各地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监督平台”双随机模块查询本地区各专业抽查任务。监督抽查内容如下:
(一)医疗卫生机构预防接种管理,重点检查新冠病毒疫苗的接收、储存、接种等情况;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情况;
(二)学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和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管理情况;
(三)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经营情况;
(四)巩固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和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加大对开展医疗美容、医学检验、健康体检、口腔、近视矫正等服务医疗机构以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抽查力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五)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情况;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执业情况;
(六)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抑)菌制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22〕176号)要求,开展抗(抑)菌制剂乱象治理工作,此项内容纳入2022年全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考评。
二、做好组织实施
(一)各地及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市疾控中心要根据全市随机监督抽查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要加强监督执法机关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协调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国家随机监督抽查工作保障力度。
(二)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执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时清理过期未关闭的底档信息,补充完善各抽查专业被监督单位建档工作;完成执法检查人员信息更新工作,其中县(区)级监督机构参与一线监督执法的监督员原则上不低于本机构人员总数的70%。
(三)各地原则上不擅自调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任务。在执行过程中,执法检查人员有特殊原因难以执行抽查任务的,由省卫生健康委作出调整决定并在国家卫生健康监督信息系统中具体调整,调整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抽取人员总数的15%。各地原则上不得擅自删除执法检查对象底档信息,如因重卡、录入错误等确需删除的,由省级监督机构统一操作删除,对应双随机抽查任务设置为完结。
(四)市卫生计生监督所负责牵头完成抽查任务,按时做好数据的收集、统计、上报及信息公开,并向市卫生健康委提交专题报告,比较分析各地完成情况及特色亮点,总结抽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检查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工作任务进展慢、完成率低、合格率异常等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督导;承担抽查任务的监督执法机构要制定采样计划,提前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沟通协调。
(五)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抽样检测的统筹协调、质控管理、技术指导和支持。抽查任务中涉及到的检测任务,原则上由当地疾控机构和市疾控中心承担,不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承担检测任务的疾控中心要切实承担起相关检测任务,明确专人负责协调落实检测相关工作,确保及时完成抽检检测任务(含复检),并按时向当地监督机构通报检测结果。
三、做好与相关工作衔接
(一)各地要做好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任务与地方日常监督工作的衔接,将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作为日常监督工作量的一部分统筹安排。在执行随机抽查任务过程中,可以整合其他日常监督检查事项,联合开展抽查。对同一检查对象,要在兼顾各专业需求的基础上争取一次性完成抽查事项,避免对检查单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发现违法行为符合立案条件的,要坚决立案查处,维护国家随机监督抽查的严肃性。
(二)各地要将传染病防治监督抽查工作与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相结合,对抽取的单位应当采取分类监督综合评价方式进行检查。针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加大医疗废物处置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力度。要及时将综合评价结果通报给本级业务管理部门,将评价结果纳入日常管理措施中,与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等级评审、校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规范化基层医疗机构评审等工作相衔接。
(三)各地除完成计划外,要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效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监督执法适用随机抽查的,应当采取双随机方式。要积极探索通过手持执法终端、全过程执法记录设备等,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增强执法公正性。
(四)国家卫生健康委监督局组织制订的《用人单位信息卡》已在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上线试运行,并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等信息开展预调查。各地要结合《2022年职业卫生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有关用人单位抽查工作要求,在完成用人单位监督检查信息录入的同时,填报用人单位信息卡,逐步完善用人单位底档信息。
四、及时公开和上报监督抽查结果
(一)各地应当在抽查任务完成后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将抽查结果信息通过当地官方网站依法向社会公开。抽查结果信息包括:抽查未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无法联系(检查时单位已关闭等情形)等4类。未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已责令改正和无法联系的信息应当在抽查任务完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信息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
(二)请各地及时将“双随机”检查数据导入我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登录“互联网+监管”平台的“监管数据采集系统”,在“双随机一公开计划”模块中的“已实施年度计划”中新增2022年度计划。其中“计划编号”统一编为2022、“计划名称”为2022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计划起止时间”为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抽查比例”为12%、“监管对象”需新增至少3个抽查检查对象。
(三)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通过卫生健康监督信息系统按时上报相关信息(附件1-4)。任务总体完成时限为2022年11月,各专业完成时限按附件要求执行。各地要统筹安排工作进度,确保全面完成抽查任务。其中,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按附件1表4、消毒产品按附件3表3要求时限完成抽检工作,10月底前完成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摸底检查和抗(抑)菌制剂膏、霜剂型抽查任务,并将抗(抑)菌制剂生产企业检查和抗(抑)菌制剂膏、霜剂型抽查工作总结(电子版)、检查案件查处汇总表(附件3附表6、7)报送至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市卫生计生监督所汇总后和违法添加禁用物质产品清单(附件3附表8)于11月1日前一并报送市卫健委,重大案件及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四)市卫生计生监督所负责牵头完成抽查任务,按时做好数据的收集、统计、上报及信息公开,并向市卫生健康委提交专题报告,比较分析各地完成情况及特色亮点,总结抽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检查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工作任务进展慢、完成率低、合格率异常等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督导;承担抽查任务的监督执法机构要制定采样计划,提前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沟通协调。
(五)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抽样检测的统筹协调、质控管理、技术指导和支持。抽查任务中涉及到的检测任务,原则上由当地疾控机构和市疾控中心承担,不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承担检测任务的疾控中心要切实承担起相关检测任务,明确专人负责协调落实检测相关工作,确保及时完成抽检检测任务(含复检),并按时向当地监督机构通报检测结果。
(六)请各地于2022年11月10日前将全年情况报告提交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市卫生计生监督所负责对各地上报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汇总统计和分析,并分别上报市卫健委法规监督与职业健康处。
各地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委和市卫生计生监督所联系。
联系人:姜泽栋;联系电话:83301339。
附件下载:
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7月28日
【来源: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关于印发浔阳区“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载铭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关于《职业卫生培训》的通知
职业卫生标准:国卫通〔2022〕3号
关于发布《现场消毒评价标准》等2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2021年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信用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重庆卫健委:关于印发《重庆市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及职业病防治项目绩效评估方案(试行)》 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