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作业区。
2 管理职责
2.1安全监察部负责组织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宣传、教育、防治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等日常管理工作。
2.2综合管理部负责为有职业禁忌的职工和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2.3运营管理部负责对职业危害防治用品和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2.4技术工程部负责对职业危害防治设施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保持其正常运转。
2.5计划财务部负责为职业危害因素的宣传、教育、日常监测、保健津贴发放、个人防护用品采购和职业卫生体检等工作提供资金保证。
2.6各作业区负责本区的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宣传、教育、防治工作,并将本区存在和新增的职业危险因素及时向安全监察部报告。
2.7各部门和作业区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2.8员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3 定义和术语
3.1职业病危害: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罹患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2职业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3.3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安全监察部每年须组织一次职业危害辨识工作,对本公司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辨识结果进行申报并存档。
4.2员工上岗前、离岗前和解除劳动合同前须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在岗员工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结果须告知本人并存档。
4.3员工上岗前须经职业卫生教育,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在岗员工每年须经职业卫生教育和考试;职业卫生教育和考试情况须存档。
4.4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5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须设立警示标识,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4.6安全监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档。
4.7按国家和集团的相关规定给员工配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4.8员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4.9安全监察部组织疑似职业病人在具有资质的职业病检查机构进行诊断,确诊为职业病后,安全监察部填写职业病登记表,并上报集团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治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的,应当由具有资质的职业病检查机构予以确认。
4.10严格执行集团公司现行标准向在岗员工发放保健津贴和防暑降温用品。
5 引用标准/支持性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6 记录
6.1职业卫生档案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卫生档案分为哪几个内容?
解析:关于职业接触限值的那些疑惑
TO 用人单位|关于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十大常见问题
噪声作业|先天失聪,能否从事噪声作业?
职业卫生评价标准目录
关于防治尘肺病的一些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