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X线、CT、B超、核磁(MRI)等检查,很多人因为担心“辐射问题”就望而却步。其实,这几类检查都属于影像学检查,就是用机器“透视”身体。但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适合做X线,什么情况下适合做CT呢?
X射线检查
X线检查,顾名思义就是利用X射线穿透身体,形成影像,跟拍照片差不多。辐射大小: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差不多是0.02-0.1mSv,跟坐一次飞机接受的辐射差不多。一般而言,X线检查是安全的。检查范围:X线检查可以拍头颅片、胸片、腹部平片、四肢的骨和关节片。一些胃部、食管和肠道疾病,也会用到X线检查,比如钡餐检查、消化道造影等。在日常体检时主要是用来拍胸片,筛查肺部的疾病。
CT检查
CT也是用射线穿透身体,但跟X线检查不同,现在多排螺旋CT检查是通过采集扫描范围内人体的每一个体素进行成像,说白了就是把要检查的部位划分无数体积不足一个立方毫米的微小方块,看得更细,很细微的病变也能被发现。辐射大小:胸部普通CT检查的辐射差不多为2~5mSv,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约是0.2-0.5mSv,差不多是10张胸片的剂量,所以是非常安全的。检查范围:CT最常用在头部、胸部、腹部和脊柱疾病等方面的检查,有些四肢和骨骼问题用X线检查看不清楚时,也可以选择做CT。目前体检项目中的CT主要是胸部CT,用于早期肺癌筛查。
B超检查
B超超声检查是利用声波反射,得到不同的回声来形成影像,跟朝水里扔石头听回声来测深度差不多一个道理。辐射大小:超声检查是利用声波反射成像,没有辐射!检查范围:B超主要筛查腹腔、盆腔内器官是不是有病变,包括:乳腺、甲状腺、肝脏、肾脏、胰腺、胆囊、脾脏、膀胱、子宫、卵巢等。心脏部位的检查也常会用到B超。
核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MRI)就是常说的核磁,因为名字里带个核字,大家老误解它可能有放射线和辐射,其实这个核指的是氢原子核。核磁共振就是人为的制造一个磁场,让人体躺在里面,在磁场中,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能够有规律地运动,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辐射大小:核磁共振是人造了一个磁场,利用电磁波信号成像,没有放射线,对人体没有辐射也没有伤害。所以,核磁没有辐射!检查范围:磁共振可以检查的部位很多,包括脑部、血管、肌肉、韧带、脊柱等等,但是建议在有症状或医生建议下做磁共振检查,正常的体检作为疾病的初期筛查,通常没有必要做磁共振。
供稿:蔡泽红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小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分为几类?
职业健康检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咨询】听力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
职业病诊断:什么是职业史?用人单位不提供职业史怎么办?
职业健康防护|噪声达到多少分贝需要戴耳塞或耳罩?
科普|同一岗位,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职业病,有的工作时间更长反而没有?
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问题及结果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的几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