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离不开。对于尘肺病人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够自由呼吸了。所以呼吸功能锻炼对于尘肺病患者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有效的呼吸训练不仅可增加胸廓活动,协调各呼吸肌功能,还可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从而改善全身状况。
一、腹式呼吸
患者取仰卧或者是坐位,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一段时间后,左手放在腹部肚脐,右手放在胸部,吸气时感觉气息开始经过鼻腔,喉咙,充分地集中在肺部,使肺部的容积逐渐增大,腹部最大限度地向外鼓起,略停一两秒,经口呼气,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使大量的气体呼出体外。
一呼一吸的时间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每分钟大约做五次即可,每次5-15分钟,呼吸的节律应缓慢而深长,避免用力呼气或者呼气时间过长,造成患者喘息,憋气,支气管痉挛。
一般每日进行两次锻炼,可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进行。如有呼吸困难或憋气等不适症状应暂停练习,应循序渐进,并坚持训练。
二、缩唇呼吸
取端坐位,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2或1:3,每分钟7-8次,每日锻炼2次,每次20分钟。
注意缩唇的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
三、呼吸体操
动力呼吸:立位,两臂向身旁放下,身体稍向前倾时用嘴呼气;两臂逐渐上举时用鼻子吸气。
抱胸呼吸:立位,两臂在胸前交叉,身体稍向前倾时用嘴呼气;两臂逐渐上举时用鼻子吸气。
抱腹呼吸:立位,两臂在腹前交叉,身体稍向前倾时用嘴呼气;两臂逐渐上举时用鼻子吸气。
按照以上方法,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20次。
四、呼吸肌训练
此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一)吸气训练:采用口径可以调节的呼气管,在可接受的前提下,将吸气阻力增大,吸气阻力每周逐步递增2~4cm水柱。开始训练3~5分钟/次,3~5次/天,以后训练时间可增加至20~30分钟/次,以增加吸气肌耐力。
(二)呼气训练:
1.腹肌训练:
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训练时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训练(腹部吸气时隆起,呼气时下陷),开始为1.5~2.5kg,以后可以逐步增加至5~10kg,每次腹肌训练5分钟;也可以仰卧位作两下肢屈髋屈膝,两膝尽量贴近胸壁的训练,以增强腹肌。
2.吹蜡烛法: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cm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每次训练3~5分钟,休息数分钟,再反复进行。每1~2天将蜡烛与口的距离加大,直到距离增加到80~90cm。
3.吹瓶法:
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瓶的容积为2000毫升,各装入1000毫升水。将两个瓶用胶管或玻璃管连接,在其中的一个瓶插入吹气用的玻璃管或胶管,另一个瓶再插入一个排气管。训练时用吹气管吹气,使另一个瓶的液面提高30mm左右。
休息片刻可反复进行。通过液面提高的程度作为呼气阻力的标志。每天可以逐渐增加训练时的呼气阻力,直到达到满意的程度为止。
长期坚持呼吸锻炼,能使尘肺患者的力量和持久力都得到很大改善。(张秀玲)
原标题:尘肺患者的康复锻炼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小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分为几类?
职业健康检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咨询】听力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
职业病诊断:什么是职业史?用人单位不提供职业史怎么办?
职业健康防护|噪声达到多少分贝需要戴耳塞或耳罩?
科普|同一岗位,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职业病,有的工作时间更长反而没有?
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问题及结果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的几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