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具有规模生产的的涂料企业都在逐步使用环保原料,且职业卫生管理较为规范,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并无太大危害。而微小企业,由于生产设备、生产成本的限制,职业病危害较为严重,且职业卫生防护不到位甚至缺乏,对劳动者造成职业健康损害。本文将围绕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对涂料产品制造业的职业卫生进行简要介绍。
涂料一般由成膜物质(树脂、乳液)、颜料(包括体质颜料)、溶剂和添加剂(助剂)这四种基本成分组成。在其生产过程中都存在很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安全风险。
一、涂料产品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总的来说,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来自于原料和生产环境。
1.化学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醇、醚、酯、苯酐、三聚氰胺、氯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等毒物。在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中,可能使用分散剂、粘合剂、溶剂等;生产原料、配料通常极易挥发或呈微粒状态,而易被吸入,引起中毒。危害物料包括氯代烃、酸、抗氧化剂、丙烯酸酯、光引发剂、偶氮染料及腐蚀性添加剂等。
2.粉尘。劳动者长期吸入粉尘也容易诱发尘肺。在称量、混合、搅拌等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铅、铬、镉的粉尘。
3.物理因素:作业环境中常年存在的潮湿、低温或高温及噪声环境。
二、涂料产品制造业常见职业健康损害
作业人员长期接触众多有害物质可引起各种化学中毒。有的能危及劳动者的全身系统,特别是对呼吸、皮肤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有的则危及特定的器官,如眼睛。
生产过程中,吸入或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有毒有害蒸气,可能会引起刺激,导致结膜炎、鼻炎、皮炎、头晕和头痛等。
长期暴露于氯代烃气体中会在肝肾和其他气管内产生毒性反应。
短时间内吸收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轻者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的会出现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大部分溶剂性涂料及有机溶剂里都含有苯及其化合物。苯主要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高浓度芳香烃具有急性麻醉作用,剂量很大时能使人在几分钟内立即死亡。
三、涂料产品制造业职业病防护措施
1.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降低尘、毒物质浓度,减少爆炸危险和职业病风险。
2.改革生产工艺,选用无毒和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溶剂,如采用新型环保颜料和溶剂;如生产硝基喷漆和过氯乙烯漆的稀释剂可用抽余油代替甲苯;采用无溶剂研磨工艺以减少溶剂挥发;开发无毒新型涂料,如各类丙烯酸乳胶漆、水溶性涂料和电泳漆等。
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尽量实现密闭化和自动化操作,减少溶剂的挥发,杜绝跑、冒、滴、漏。如采用密闭的过滤器、密闭式砂磨机等,配料工序采用负压输送粉料等。
4.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防护的关键。定期发放口罩、防毒面罩、防护手套、工作服等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及维护。
5.做好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职业禁忌证者应调离原职业病危害岗位。
另外,油墨、颜料等的生产流程和所用原料和涂料生产有很大的相似性,其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也参照涂料产品制造业。
涂料产品制造业的安全隐患
此外,涂料产品制造业常涉及很多易燃易爆品的加工处理,如操作不当可导致火灾或爆炸等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必须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如何降低火灾爆炸事故风险?溶剂及成品的贮存应符合有关规定;防止易燃蒸气聚集;避免摩擦和撞击引起的火花;加强明火管理;落实各种防静电措施。按规定配置防爆电气设备、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与通道、火灾报警装置、灭火器;定期开展消防训练。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号: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有意加微信群请加微信号17726603325,备注“进职业病网交流群”即可。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