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学中毒常见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属意外事故,因此有发病突然,病变骤急、迅速的特点,为挽救劳动者生命,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需要及时判断中毒化学物质并进行现场急救。
一、急性化学中毒的特点
1、事故性与群体性:常因违章操作,管理制度不全,劳动防护措施不力而发生,并且常出现群体中毒,为突发事件;
2、复杂性与特异性:化学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化学烧伤创面进入体内,罹及多种器官、系统。如此复杂给治疗造成很大难度,但不同的化学物会影响相对应的靶器官,有它的特异性;
3、剂量-反应关系:一般接触毒物浓度越大,时间越长,中毒越深。
二、现场急救
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发生时,救援小组必须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急救工作,抢救人员应根据化学物品种、中毒方式与当时病情进行针对性急救,一般措施如下:
1、尽快将中毒者救离事故地点,移至空气新鲜处并注意保暖;
2、清除鼻腔、口腔内分泌物,除去义齿,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3、化学物污染衣服、皮肤时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反复冲洗,特别是皮肤皱褶、毛发处,冲洗20―30分钟;
4、危重的中毒者必须在现场处理后方可送上级医院,如呼吸困难或停止应立即给氧与人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并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送医院途中需有经验医护人员陪同;
5、如明确是什么化合物中毒时,立即用特殊的排毒剂与特效解毒剂;
6、抢救人员必须同时迅速控制中毒化学物的来源,防止再中毒;
7、在急救的同时加强护理与卫生宣传,防止医源性疾病;
8、救护者做好自身防护,如佩戴有效的过滤式防毒面具与供氧面具,系好安全带;
总之,为避免救治工作紊乱,可按以下规范程序进行急救:移离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污染衣服→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