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烷基锡不是某一种化学物质,而是一类化合物,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三烷基锡化合物主要有三甲基锡(TMT)及其化合物(如三甲基氯化锡、三甲基硫醇锡)、三乙基锡及其化合物(如三乙基氯化锡、三乙基溴化锡、三乙基碘化锡、三乙基氢氧锡、三乙基硫酸锡、双三乙基硫酸锡)、三丁基锡及其化合物。
三烷基锡职业健康检查
工作接触上述三烷基锡的劳动者应参加职业健康检查,根据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规定,三烷基锡的职业健康检查要求如下:
一、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岗前职业体检主要是筛查有无三烷基锡职业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钾代谢障碍。如有任一,不能从事接触三烷基锡的工作。
补充:三烷基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且国内报道的急性中毒病例大部分都有血清钾降低(检查项目:血清电解质),血清钾降低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并不平行。
检查内容:
(一)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无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钾代谢障碍疾病、神经精神病史及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心悸、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二)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2.皮肤科常规检查;3.神经系统常规检查;(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血清电解质;2.选检项目:肝脾B超。
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推荐性)
三烷基锡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急性的,因此在岗定期体检的目标疾病中不包含职业病,且该项检查属于推荐性的,国家不做强制性要求。
在岗定期体检的职业禁忌证、检查项目内容和岗前体检一致,推荐体检周期为3年。
三、应急健康检查
如有短期大量接触三烷基锡,需要进行应急健康检查,以确定接害劳动者是否患有疑似职业病——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见GBZ26)。
急性三烷基锡中毒潜伏期与接触剂量有关。意外事故所致一般为数小时至6d。
检查内容:
(一)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短期内接触较大量三烷基锡的职业接触史及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视物模糊、失眠、心悸、焦虑、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等症状。
(二)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2.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运动功能、病理反射检查;3.眼底检查。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血清电解质、肝脾B超、尿锡;2.选检项目:头颅CT或MRI、脑电图。
【补充】尿锡:反映近期接触有机锡水平,可用于确定受检者是否在近期接触有机锡;但不能用其作为判断中毒严重程度,因为尿锡与中毒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
四、离岗职业健康检查
因三烷基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急性损害,故GBZ188未对其离岗体检作出具体要求。
相关阅读:接触有机锡稳定剂可引起三烷基锡中毒
聚氯乙烯塑料热稳定剂常常使用无毒或低毒类有机锡,其中的杂质可能含有三甲基锡及其化合物(杂质是否存在及含量可因产品的不同批号而异),如在生产、使用中因防护不当、设备故障或违规操作,可导致急性或亚急性中毒。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曾发生多起接触有机锡热稳定剂而引起的职业性急性三甲基锡中毒事故。
根据国内报道,因接触有机锡稳定剂引起的中毒,潜伏期可长达几天至几十天,群体发病多见,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其临床表现与急性中毒相似(应属亚急性中毒)。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关于噪声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能力鉴定等问题的解答
职业病诊断|哪些情况受理后,应终止诊断和撤销诊断结论?
咨询:发现职业禁忌证,可以要求公司赔偿吗?
职业健康监护|接触哪些危害因素需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