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未发现急性铟中毒病例;职业病慢性铟中毒分为肺泡蛋白沉积症和间质性肺疾病两种,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职业病诊断方面的内容。
职业性慢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断
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94-2017 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职业病诊断,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6个月以上接触较高浓度铟及其化合物的职业史(现有病例报道发生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最短接触时间为6个月)。
2.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如渐近性呼吸困难,可伴有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
3.X线胸片和胸部CT表现。
X线胸片常表现为双肺对称的弥漫细小的羽毛或结节状浸润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门旁浸润阴影多延伸至外带,呈“蝴蝶状”分布,双肋膈角常不受累及。
胸部CT多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影,呈“地图”样分布,小叶内和小叶间隔增厚,典型者呈“铺路石征”,部分可见散在片状模糊影及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晚期少数病例有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
4.病理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组织病理见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颗粒状富磷脂蛋白样物质,且电镜下见嗜锇板层小体。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观多呈乳状浑浊液体,静置后沉淀分层;光镜下可见非细胞性的圆形小体,姬姆萨染色呈嗜碱性,嗜酸性过典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支气管、肺泡腔内充满嗜伊红性细颗粒状富磷脂蛋白样物质,PAS染色阳性。
但上述表现尚可出现在肺泡腔内含不溶性富磷脂蛋白的其他疾病,如肺癌、肺水肿、肺炎等,因此确诊肺泡蛋白沉积症需在电镜下见嗜锇板层小体。
5.结合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血铟的检测结果,参考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综合分析。
慢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因此,作业场所铟及其化合物浓度检测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全血铟浓度明显增高有助于病因学诊断。
6.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肺部疾病,方可诊断。
诊断时,应与肺炎、肺水肿、肺癌相鉴别(本文第4部分病理检查有详细解释)。
职业病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处理
应调离铟及其化合物作业场所;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以全肺灌洗为主。
相关阅读:铟及其化合物中毒什么时候成为法定职业病?
自2013年12月23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发布后,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induced by indium and its compounds)成为我国132种法定职业病之一。2017年9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职业病诊断标准——《GBZ 294-2017 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该标准自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推荐阅读:职业病|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条件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号: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有意加微信群请加微信号17726603325,备注“进职业病网交流群”即可。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哪些疾病属于职业性化学中毒?
职业病|急性氯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病大揭秘:进厂5年致下肢瘫痪,究竟怎么回事儿?
东莞工人需警惕有机溶剂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