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化学物质能引起皮肤溃疡,我国法定的职业性皮肤溃疡(occupational ulcers)是指生产劳动中皮肤直接接触某些铬、砷、铍等化合物(如六价铬、可溶性铍盐等)所致的形态较特异、病程较长的慢性皮肤溃疡。职业性皮肤溃疡俗称“鸟眼状”溃疡,即典型的溃疡呈鸟眼状。最常见的致病物有铬酐、铬酸、铬酸盐、重铬酸盐等六价化合物,其次是氟化铍、氯化铍、硫酸铍等可溶性铍化合物。另外,镍、镉等可引起特殊的溃疡。
【接触机会及发病机制】
铬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制革、摄影以及电镀等行业。铬能以二、三、六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二价铬极不稳定,极易被氧化为高价铬,工业上主要用其三价或六价化合物,常见的六价铬化合物有铬酸(三氧化铬〉、铬酸钠、铬酸钾、重铬酸钠、重铬酸钾、重铬酸铵等。
职业性皮肤溃疡的致病物主要为六价铬化合物和铍化合物,此外尚有砷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高浓度时是剧烈的氧化剂,具有明显的局部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并能通过皮肤吸收。现认为铬溃疡(铬疮)是因为六价铬经伤口或摩擦穿透皮肤引起腐蚀所致。三价铬化合物与金属铬均尚未见引起工业中毒或皮肤反应的报道。
铍主要用于机器制造、冶炼、航空等工业。铍溃疡的致病物主要是氟化铍、氯化铍、硫酸铍等可溶性铍化合物。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其中腐蚀性较强的氟化铍的微小颗粒还可通过完整的皮肤引起溃疡。
【职业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表现】
1.铬及其化合物引起的溃疡
皮损多发于四肢远端,特别是指、腕、踝关节处及手指、手背或前臂等处。溃疡一般发生于皮肤破损的部位,在皮肤损伤的基础上,再受铬酸盐的溶液、粉尘沾染腐蚀而成。
皮损多为单发,有时也呈多发性。溃疡的大小、深浅随致病物的性质、接触量和接触方式的不同而异。起初多为局限性水肿性红斑或丘瘆,继之则中心呈淡灰色或灰褐色坏死,并于数日内破溃,绕以红晕。溃疡早期呈漏斗状,大小不等,一般为米粒至蚕豆大小,直径约2〜5mm,表面常有少量分泌物,或覆以黄色或灰黑色痂,边缘清楚,压之微痛,日久则周围组织增生隆起呈苍白或暗红色堤状,坚硬,中心则向深处溃烂凹陷,
外观与鸟眼相似,故称之为“鸟眼状”溃瘍,也有的随皮肤的外伤而形成其他形状的溃疡。
因为铬本身对末梢神经有麻痹及杀菌作用,故溃疡初起时疼痛不明显,也不易感染。有继发感染时疼痛明显,如继续接触致病物,溃疡可侵及皮下组织,若溃瘍深达骨膜时则有剧痛。这类溃疡很难治愈,病程可长达数月,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
2.铍及其化合物引起的溃疡
铍引起的皮肤溃疡与铬溃疡相似。由于皮肤表面先有小的机械性损害,再被可溶的铍盐的结晶或溶液污染所致。有些是在接触性皮炎的基础上,皮肤破损继续被铍化合物污染而发生溃疡。不溶性的铍化合物的晶体通过伤口进入皮肤组织引起周围组织反应、坏死,也可形成溃疡。
溃疡发生于四肢远端,如腕部、手指、足背、踝部等暴露部位,特别好发于关节附近。一般呈圆形,起初为表浅,随后逐渐溃烂加深,周围组织增生,隆起呈堤状,中央为凹陷的干净的溃疡面。数量不定,可单发或多发,外观呈特殊的“鸟眼状”溃疡。疼痛症状不明显,很难治愈。
【职业性皮肤溃疡的诊断】
根据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62—2010)进行诊断。诊断原则为根据明确的职业接触史、上述的特殊皮肤表现,结合作业环境劳动卫生调查资料,排除其他类似的皮肤损害,方可诊断。
本病有时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
(1)臁疮(深脓疱疮):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多发生于成年人的小腿,表现为炎性红斑或红色小结节基底上形成脓疱,破后形成深色较厚痂皮,痂下为溃疡面,愈后留有瘢痕。青霉素治疗有效。
(2)化学烧伤:有明确的刺激性、腐蚀性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史,起病急,呈现I~Ⅲ度烧伤的临床表现,溃疡不呈“鸟眼状”,皮损范围常以占体表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
【职业性皮肤溃疡的预防及治疗】
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清洁和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以防止污染作业环境。电镀槽旁应有足够控制风速的槽边抽风装置,以减少铬蒸气对皮肤、黏膜的刺激。铍生产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避免高温加工,尽量减少直接接触。铬酸、铬酸盐、重铬酸盐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1㎎/m³,建议为0.05㎎/m³。
加强个人防护,根据生产条件和工作性质,配备工作服、不透水手套等防护用品。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及时处理破损皮肤。暴露部位有严重皮肤病者(如湿疹、银屑病等患者)不宜从事接触铬、铍、砷等化合物的工作。
若破损皮肤接触了致病物,应立即用肥皂水洗净,再用10%亚硫酸钠溶液清洗,清水流水彻底冲洗,清洁并保护创面,防止溃疡形成。亚硫酸钠有还原作用,能使Crs6+还原为Cr3+失去刺激作用。使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铍溃疡可于清洁创面后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软膏和对症处理。国外有采用某些氨基亚磷酸类药物(如乙烯氨基丙烯亚磷酸二钠盐)及促排灵,对铍有良好的加速排出效果。
砷、锑、镉等引起的溃疡诊断与防治可参考职业性铬溃疡和职业性铍溃疡病。
(责编:李晓燕)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性传染病—炭疽,这些知识您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