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的指导意见》,就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制定了指导意见。一起来看看吧——
伤残津贴的调整
伤残津贴是对因工致残而退出工作岗位的工伤职工工资收入损失的合理补偿。
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调整以上年度省(区、市)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月人均伤残津贴为基数,综合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侧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因素,兼顾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和相关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情况,综合进行调节。
伤残津贴调整可以采取定额调整和适当倾斜的办法,对伤残程度高、伤残津贴低于平均水平的工伤职工予以适当倾斜。
五级、六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伤残津贴调整公式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
供养亲属抚恤金是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基本生活的合理保障。
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整以上年度省(区、市)月人均供养亲属抚恤金为基数,综合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侧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兼顾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和相关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情况,综合进行调节。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整采取定额调整的办法。
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整公式
生活护理费的调整
生活护理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相关规定进行计发,按照上年度省(区、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比例同步调整。
职工平均工资下降时不调整。
住院伙食补助费的确定
省(区、市)可参考当地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科学确定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
住院伙食补助费原则上不超过上年度省(区、市)城镇居民日人均消费支出额的40%。
其他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计发标准计发。
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配置费、工伤康复和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期间交通、食宿费用等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目录、标准据实支付。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省(区、市)综合考虑工伤职工伤残程度、伤病类别、年龄等因素制定标准,注重引导和促进工伤职工稳定就业。
职业病健康网有更多政策解读,你想知道中暑是否算职业病吗?你想知道合同中是否该写明职业病风险吗?请关注职业病健康网。
更多法律法规内容请参考阅读:职业病健康网法律法规栏目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人社部发布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指导意见》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可以:
2:在线咨询或者电话咨询;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防治法》历次修改变化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32种)调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