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款爆红的饮料真的是“新型毒品”!公安机关已在严查!
近日,一条“最新毒情预警”的信息在各微信群、朋友圈掀起了一阵转发热潮。消息称,“有一款名叫咔哇的饮料,人喝了可以连续嗨三个晚上,据说之前吸K粉的人很多都嗨这种东西,效果和K粉一样。”
传闻兴起,让许多喝过或没喝过的朋友都产生了不少疑问,咔哇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新毒品?我们来听一听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的介绍:
咔哇,是生长在南太平洋岛国、海拔500-1000英尺地区的一种植物,系胡椒科多年生灌木,它的拉丁文名字又叫“令人陶醉的胡椒”。当地民间医生广泛应用咔哇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战胜抑郁、松弛肌肉、消除疲劳。
咔哇可榨制一种饮料,即咔哇酒。2015年,国内一旅途探秘综艺真人秀节目开播,在节目中,两位嘉宾率领的旅行达人踏上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在瓦努阿图制作饮用所谓“最幸福的饮料”——咔哇酒,从而引起国内关注,并在年轻人、时尚人士中流行。
咔哇饮料到底是不是毒品?
我们在咔哇饮料瓶外装看到,厂家宣传饮料的品名为“γ-氨基丁酸”,一种运动饮料。据了解,“γ-氨基丁酸”是经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物质,该物质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植物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都含有这种物质,不属于毒品性质。
但是,经公安机关毒品实验室对咔哇饮料的检验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管制毒品——“γ-羟基丁酸”。二者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在性状上却差距甚远。
2005年我国就将“γ-羟基丁酸”列入二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并于2007年变更为一类。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
浙江余姚全面清理“咔哇”饮料浙江余姚全面清理“咔哇”饮料
据查,余姚当地的娱乐场所也存在“咔哇潮饮”的饮料。据使用者介绍,饮用后可产生类似吸食K粉的快感。
上周,淘宝上还有的卖,本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清理,一旦发现立即停止。
为此,余姚公安发布禁毒预警:“咔哇”饮料不要喝!!经理化检验,该饮料含有y-羟基丁酸(我国一类精神药品)和y-丁内酯(y-羟基丁酸的前体),并不是商品介绍的y-胺基丁酸,属于新型毒品!
公安机关已在严查,该饮料必须全面下架,群众如有发现请立即举报当地公安、工商和安监部门。
广东查封“咔哇潮饮”和“咔哇氿”饮料
据媒体报道,“咔哇潮饮”和“咔哇氿”这2款饮料在佛山缉毒部门送检中检查出也含有精神管制药物。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的文件《关于排查Y-氨基丁酸饮料的通知》,其中一段写到: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娱乐场所开始流行一种称为“咔哇潮饮”的饮料(Y-氨基丁酸饮料,分低糖型和起泡型),据称此饮料不含酒精,但大量饮用后会出现类似喝酒后轻飘飘的感觉,部分人群甚至产生类似吸食氯胺酮的快感。
千万别去碰!现在毒品的伪装性越来越强,家长应该特别叮嘱孩子,别起不该起的好奇心。千万别去碰!现在毒品的伪装性越来越强,家长应该特别叮嘱孩子,别起不该起的好奇心。
职业病健康网有更多热点新闻,工伤预防费怎么用?职业病防治规划有哪些?请关注职业病健康网。
更多新闻请参考阅读:职业病健康网新闻栏目
友情提醒
以上就是关于《这款爆红的饮料致人昏迷,竟是“新型毒品”》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或者需要,可以:
2:在线咨询或者电话咨询;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重罚 20W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并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职业健康职责落实不到位?九江两企业被罚50000元!
首次查处!“无证”做评价,这案件很典型
重罚近90万!只因无资质提供职业卫生检测服务
一个多月的工作,导致光明女子手指溃烂?某科技有限公司被罚7.5万!
青岛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未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被处罚!
提醒!诱导员工签自愿放弃诊断保证书,企业面临高额罚款!
一案双罚,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虚假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