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安监局执法人员在对某木制品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发现1名劳动者的岗中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噪声职业禁忌证,但该劳动者仍在从事噪声作业。该用人单位被给予警告处分,并处1.2万元罚款;现已整改完毕,将涉案劳动者调离了原岗位,并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职业禁忌证后,劳动者仍在原岗位工作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用人单位不支持调岗,还是劳动者不愿意调岗?我们从本文这个案子展开分析吧。
据了解,本案中的涉案劳动者认为,虽然自己被体检机构诊断为职业禁忌证,但自我感觉情况不严重,一方面是自己以前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听力可能受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大听力也有所下降,所以认为自己不需要调岗。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不愿调岗,若强行调岗反而容易引发纠纷,另外招熟练工比较困难,所以没有进行调岗。
此外,调岗常常会出现工资降低的情况。该劳动者主要从事木材加工中的开料、切割等工作,这种岗位需要拥有相关技术的熟练工,因此工资相对较高。若调岗,能调至的其他岗位,工资较高的往往需要其他技术,难以胜任;或者其他工资较低的岗位。劳动者不愿意降薪,并且认为自己的身体不算严重,不需要调岗。
归根究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进行调岗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对噪声危害及其后果认识不到位;劳动者对自身健康没有足够重视,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职业病赔偿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等也存在认识不足。在听力受损达到职业禁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没有足够重视,没有进行调岗;这样持续下去,劳动者就可能发展为职业病,劳动者的听力进一步受损;而用人单位将要面临职业病赔偿和监管部门的处罚的双重局面。
在本案中,安监部门执法人员在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对劳动者开展了职业健康宣传教育,科普了噪声的危害及其后果;对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法律普及和实例讲解,宣传了《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并结合职业病赔偿实例、纠纷案例,开展了现场教育,列举了其他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好的经验做法供其参考。
仅以此案为例,希望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及其用人单位都引起重视。健康是根本,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源源不断的创造利益。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重罚 20W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并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职业健康职责落实不到位?九江两企业被罚50000元!
首次查处!“无证”做评价,这案件很典型
重罚近90万!只因无资质提供职业卫生检测服务
一个多月的工作,导致光明女子手指溃烂?某科技有限公司被罚7.5万!
青岛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未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被处罚!
提醒!诱导员工签自愿放弃诊断保证书,企业面临高额罚款!
一案双罚,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虚假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