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业愿意在治理安全隐患上投入,却忽视了“更省力”的职业卫生管理;这是很多职业卫生从业人员面临的尴尬,普陀区安监局职卫科科长孙恒亮也遇到这个困境。“相比安全生产的其他项目”,孙恒亮告诉记者,但对这不算“费劲”的工作,很多企业却懒得“费心”。
企业为何忽视职业健康
原因何在?孙恒亮先通过走访调研,得知了这些企业的真实想法。在他们看来,职业健康不像其他事故那样一发生就引起“大动静”,多数职业健康问题往往潜伏多年才能从表面观察出来。再说,员工流动频繁,老板会觉得别的安全设施投入了自己还能一直用,对员工健康的保护则像是替他人做嫁衣。种种原因叠加,导致许多企业把职业健康排在了安全投入的末位。
基层安监要如何打破困局
“要想让企业重视,安监人首先要把工作做实。”孙恒亮用上了“笨办法”——“多动嘴常跑腿”,传递安全理念,用鲜活的事例和案件教训,来打动企业负责人。数据显示,如今全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申报率达98%以上,“笨办法”也能有奇效。
企业不增加投入改进职业防护措施,怎么办
在不少企业看来,“有味道戴口罩、有噪音戴耳塞、有粉尘开电扇”就已经做好防护了。比如,一家具制造企业只用电风扇来对付加工产生的木制粉尘,在安监局检查时,现场负责人还振振有词,声称与很多相同类型的小企业相比,已是“好了很多”。
面对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现场斥责负责人?这并不能促使企业加大投入改进工程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更好的做法是,找到企业的负责人,告诉对方,一旦职工大面积出现职业病,通过鉴定后与企业相关,企业将会面临天价赔偿,很可能因此一蹶不振。“环境改造、设备升级的确是要投入,但与你辛苦经营的企业相比,孰轻孰重?”孙恒亮就是这样,让企业砸下了上百万元的资金落实整改,职工劳动环境焕然一新。
通过这样的努力,基层安监可以更快地打破职业卫生管理的困局,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有效提升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效率,推动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落实。
让劳动者“平平安安回家”
职业卫生工作是一份费心费力的工作,需要广大职业卫生从业人员和接害企业管理人员一起,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守护企业健康发展,让劳动者“平平安安回家”。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卫生档案分为哪几个内容?
解析:关于职业接触限值的那些疑惑
TO 用人单位|关于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十大常见问题
噪声作业|先天失聪,能否从事噪声作业?
职业卫生评价标准目录
关于防治尘肺病的一些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