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卫计委令2015年第5号)明确规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指定主检医师。主检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执业医师证书;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病诊断相关标准。主检医师负责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对职业健康检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审核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在实际工作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主检医师主要职责有以下几项:
1、对受检个体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进行综合评价、审核、签发。
2、审查、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
3、对职业健康检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技术负责。
4、在规定时间内编写(一般由下级医师完成)、审核已完成体检工作的委托体检单位的体检(包括复查)总结报告。
5、督导本机构的网络报告员向上级机构进行网络报告工作(国家规定的重点职业病监测检查结果、数据,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的报告等)。
6、向下级医生传授知识和经验。
怎样才能当好主检医师呢?
具备有一定的临床工作和相当的职业卫生、职业病诊断工作经验是职业健康检查结机构主检医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主检医师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病诊断标准,必须熟悉并掌握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目标疾病(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的判定指标,才能作出正确的体检评价结论。所以,需要不断了解、学习并掌握新的医学知识和相关法规、标准信息,适时正确运用之。
体检结果评价关键是抓住重点,上岗前体检注重发现职业禁忌,在岗期间体检在于及时发现劳动者的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离岗时体检是为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以便分清健康损害(职业损害或自身疾患)的责任。要运用规范而又通俗易懂的医学语言书写结论,结论应客观、公正。
在职业健康体检过程中,各个体检项目及其结果应由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负责,主检医师的任务主要是对最终结论进行综合性的把关。并有责任对在贯彻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中各流程(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进行指出和纠正。
仔细阅读、审核各个结果(数据),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确保各项结果的准(正)确性,有错必纠,避免因差错而造成“误导”。
经体检机构盖章出具的个人体检报告书和单位体检总结报告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所以,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体现公平、公正,保持底线原则。
由于职业卫生工作涉及到的学科面广泛,而每个医师本身所学专业和工作经历不同,专业知识面有长也有短,因此,必须要广采博纳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向其他学科有经验的专家或同行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库,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供稿:重庆朕尔职业病康复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石宝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卫生档案分为哪几个内容?
解析:关于职业接触限值的那些疑惑
TO 用人单位|关于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十大常见问题
噪声作业|先天失聪,能否从事噪声作业?
职业卫生评价标准目录
关于防治尘肺病的一些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