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效果。 方法:对某企业230位在职员工危害接触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职业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230位职工在健康教育后,测试平均分为81.16±10.11;对《职业病防治法》很熟悉的职工为138人,基本熟悉的职工为92人,没有不熟悉的职工;对职业卫生知识认知程度的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知晓率均改善明显;职业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对比发现,经统计学处理,职业健康教育后两组职业病危害的认知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易发生职业病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可以广泛推广。
关键词:职业,作用,教育,效果,防治,健康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受到危险因素(如粉尘、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影响而引起的一类疾病(1)。现阶段,对于职业病的有效预防是相关学者探讨的热门。职业健康教育是确保从业人员工作安全、可靠的最主要的前提(2)。尤其是在矿山、建筑、化工和钢铁冶炼等职业病高危行业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可以减少甚至杜绝职业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本研究对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某企业230位在职员工危害接触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教育,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职业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某企业230位在职员工危害接触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1-52岁之间,平均年龄25.6岁。其中,男性员工170例,女性患者60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为41人,具有中专的员工为98人,具有高中学历的员工为58人,具有初中学历的员工为33人。工龄在3-30年之间,平均工龄为15.3年。
1.2.研究方法
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发放职业病防治宣传资料、设置职业病防治宣传栏、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进行集中授课等。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设计调查问卷表,满分为100分。对所有受教育员工在受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填写,由负责人统一发放、收回。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PS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平均测试成绩结果
230位在职员工在健康教育前,测试平均分为59.11±12.66;健康教育后,测试平均分为81.16±10.11。健康教育后,员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
2.2健康教育前后《职业病防治法》认知结果
健康教育前,对《职业病防治法》很熟悉的员工为46人,仅听说过的员工为126人,从未听说过的员工为48人;而健康教育后,对《职业病防治法》很熟悉的员工为138人,基本熟悉的员工为92人,没有发现不熟悉的员工。3.讨论
职业性伤害是目前危害职业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3)。现阶段,对于职业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实行职业健康教育。职业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健康教育主要有: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宣传等方法。近些年,已经有相关学者通过观察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过程中的效果,来探讨这种教育方式的优势。周瑜等人通过99例新建垃圾发电厂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并对教育前后做对比观察,健康教育前后员工相关知识测试平均成绩有明显提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采用正确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后,99例员工对相关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及职业有害因素等知晓率也有较大提高。陈恩明等人通过将某钢铁公司的123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分析后发现,通过正确的职业健康教育对于保证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职业病的预防以及对工作中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职业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工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潜在危害,对于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有推动作用的,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防治职业病的方法。
本研究对职业健康教育前后对比研究后证实,230位员工在健康教育后,测试平均分为81.16±10.11;对《职业病防治法》很熟悉的员工为138人,基本熟悉的员工为92人,没有不熟悉的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认知程度的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知晓率均改善明显;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发现,经统计学处理,职业健康教育后两组对职业病危害的认知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结果也与国内相关报道结果类似,进一步证明了对易发生职业病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可以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智仲.浅议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崔毅,盂新生,王建民.对我国职业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3)杜小宁,林向华,蔡源源,等.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与对策(J)
特别说明:本网转载其他网站文章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卫生档案分为哪几个内容?
解析:关于职业接触限值的那些疑惑
TO 用人单位|关于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十大常见问题
噪声作业|先天失聪,能否从事噪声作业?
职业卫生评价标准目录
关于防治尘肺病的一些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