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企业中,个体防护管理是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的工作之一。要做好PPE(个人防护用品的英文简称)的日常管理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本文将对PPE的日常管理进行梳理,希望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有所助益。
一、建立完备的PPE管理体系及制度
PPE的日常管理是非常琐碎杂乱的,我们可以建立完备的体系制度(PPE管理制度、PPE培训制度、PPE检查制度、PPE总结/评价制度),以规范化管理,让凌乱无序的工作变得有条理有次序。关于如何选购PPE、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都要建立制度(比如采购需求、采购预算),并配备相应的表格模板(采购、入库、领用等),形成电子数据清晰明了,同时对每类PPE的防护性能、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以便及时调整,一包纸劳动者职业健康,并可在下次采购时进行参考。
建议:对同类产品进行使用效果对比;使用表格中到期提醒功能,在PPE使用时间到期后,管理人员可对相关人员相应的PPE进行更换。建立沟通渠道,劳动者可对PPE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及时修正不规范的PPE使用及管理行为。
二、建立PPE培训制度,做好个体防护培训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要求,接害劳动者及其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每年都需要参加职业卫生培训。为做好PPE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对接害劳动者进行劳动防护用品作用、佩戴和使用、维护等知识培训,让劳动者提高职业健康意识,主动配合企业管理人员做好职业卫生防护,正确使用PPE,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建议:建立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工作主要负责人、培训效果跟踪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使培训工作制度化、有序化。
这些PPE不能用:
1、未达到防护标准的产品不能用;
2、超过防护效能极限不能用;
3、替代的防护用品不能用;
4、以次充好的防护用品不能用;
5、超过使用期限不能用;
三、PPE检查与监督
对日常生产工作中,劳动者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未佩戴或使用不正确的及时纠正,可形成奖惩制度。注意:形成制度时,最好有接害劳动者参与;形成制度后,先进行宣读培训讲解,可设置一个试行期,试行期不但便于劳动者熟悉制度,也可以在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
除了企业的检查监督工作之外,劳动者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前必须对其作一次外观检查:是否符合标准、外观是否完整、组装是否严密、开启是否灵活。
四、PPE总结报告
PPE是保护劳动者不受职业危害的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防线。为了解企业PPE使用状况,每期(月、季、半年、年)应提交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检查报告(可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报告专栏中填写),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以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卫生档案分为哪几个内容?
解析:关于职业接触限值的那些疑惑
TO 用人单位|关于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十大常见问题
噪声作业|先天失聪,能否从事噪声作业?
职业卫生评价标准目录
关于防治尘肺病的一些问题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