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8月,全国各地都已进入高温状态。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下。高温可使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如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改变。如果超过生理适应的限度,可产生不良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体温调节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总是保持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机体产热除基础代谢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外,体力劳动是产热的主要来源。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和劳动时间的延长,产热量也不断增加,使机体不断蓄热。此时,必须加强散热,才能保持热平衡。
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表面的辐射、传导、对流和皮肤及呼吸道的蒸发等途径进行。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人体可通过辐射和对流散热。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不仅不能通过辐射和对流散热,反而因受辐射和对流热的作用而使机体蓄热增加,这时只能通过汗液和呼吸蒸发而散热。
每蒸发lg汗液,可散热2.4kJ。当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时,蒸发散热困难。皮肤温度在34℃时,普通劳动者每小时蒸发300〜500mL汗液,8小时劳动则可散热5709〜9640kJ,足以散发人体劳动时产生的热量。但髙温作业工人排出的汗液往往成汗珠滴下,不能完全起到蒸发散热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低风速条件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时,易造成机体热蓄积,导致高温中暑。
二、水盐代谢
髙温作业时,出汗量明显增加,并随劳动强度增大而增多。有学者提出,出汗量可作为人体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之—,并以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或失水不超过体重的1.5%为生理极限。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的99.2%〜99.6%,其次是电解质。一般每日随食物摄取的食盐约10〜20g,而高温作业随汗排出的盐可超过20〜25g。因此大量出汗必然造成机体缺盐、尿中盐量减少。据上海、武汉调查资料表明,尿盐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机体内是否缺盐的指标。如果尿盐降至2g/8小时或5g/24小时以下,表示体内缺盐。
三、循环系统
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水分流失,血液浓缩,造成有效血容量减少。同时,为了适应散热的需要。必须向皮肤输送足够的血容量以加大散热量;为保证肌肉工作的需要还得向肌肉供给一定量的血液。为保持血循环,致使心跳加快,造成心血管负荷加重,久之可使心肌发生生理性肥大,进而形成病理性改变。由于体力劳动可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一般不升高,甚至稍有下降,出现脉压差增大的趋势。
四、消化系统
高温作用下,机体消化腺功能减弱,表现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下降及消化酶活性降低;胃肠道的蠕动和收缩减弱、胃排空速度减慢。高温作业时由于血液重新分配,使消化道血量减少,高温时大量饮水致使胃酸稀释,引起工人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致使胃肠道疾患增多。
五、神经系统
高温作业时,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高,致使其他中枢抑制过程加强。肌肉工作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等均有下降。故高温作业易发生工伤事故。
六、泌尿系统
由于高温作业,大量水和盐从汗液排出,通过肾的血流量减少,肾小球过滤率下降,尿量明显减少;由于失水失盐,血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导致肾功能不全,尿屮可出现蛋白、管型及红细胞等。
七、热适应及热耐受性
人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能力称为热适应。机体热适应后,代谢率下降,产热量减少、出汗速度加快,出汗量可增加10%〜40%。皮温下降,散热能力提高,缓和了热对体温调节的压力;脑垂体前叶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促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善最为突出,表现为由于外周静脉收缩,维持足够的心室充盈和压力,心搏出量增加20%,心率下降19%。
热耐受性是指人对热作用的耐受能力,若超过热耐受力可出现生理功能失调。人对热的耐受能力主要决定于气象因素,其次是与劳动强度、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有关。
在高温、强热辐射和湿度高的不良气象条件反复作用下,破坏了机体的热适应限度,耐热性下降,机体蓄热,并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进而引起中暑。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号: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有意加微信群请加微信号17726603325,备注“进职业病网交流群”即可。
关键词:高温作业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小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分为几类?
职业健康检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咨询】听力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
职业病诊断:什么是职业史?用人单位不提供职业史怎么办?
职业健康防护|噪声达到多少分贝需要戴耳塞或耳罩?
科普|同一岗位,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职业病,有的工作时间更长反而没有?
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问题及结果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的几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