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容易感觉疲乏、烦躁,造成注意力 不集中、反应迟钝、准确性降低,直接影响作业能力和效率。长期接触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等。由于噪声掩盖了作业场所的危险信号或警报,往往造成工伤事故的发生。本刊特邀请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放射病科杨姗姗主任,就如何采取措施控制生产型噪声预防听力损伤进行专题讲座。
噪声危害预防常识
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但是,过多过强的声音却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给人类带来危害。这一类的声音我们称它为噪声。所谓噪声从广义上 讲,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比如机器的轰鸣、繁忙吵闹的交通、高音喇叭等等,甚至美妙的音乐,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也都可能变成为噪声。严重的噪声可能造成身 体功能的损害,甚至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一、噪声的分类
根据产生噪声来源的不同,噪声可分为:1.机械性噪声:是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声音。如冲压、打磨、机加工、纺织机等,绝大部分生产性噪声属于这一类噪声。
2.流体动力性噪声:是由于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产生的高压风、高压水的喷射等所产生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如变压器发出的声音。
二、声音强度的划分
140分贝—喷气式飞机附近;130分贝—痛阈,声音使人耳感觉疼痛;120分贝—铆抢,大型球磨机等发出的声音;100分贝—织布机旁;90 分贝—拖拉机、重型卡车通过;80分贝—公共汽车内部;60分贝—人在相距1米距离的正常交谈;50分贝—一般安静的办公室内;40分贝—一般安静的室 内;30分贝—夜深人静的卧室内;10分贝—悄悄耳语;0分贝—听阈。
三、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人的影响可以分为生理影响和心理影响两个方面:
1.生理影响:噪声首先会对听力产生影响,噪声高到一定强度,会造成听力损伤。大量研究表明,噪声超过75dB(A),将开始对人的听力造成影响。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产生暂时性听力阈移,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变成永久性阈移,造成听力损失。
2.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引起人们的烦恼,使人精力不易集中,影响学习、工作效率和休息。长期的烦恼和休息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导致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等各种疾病。
四、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与控制
1.控制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
2.合理规划设计厂区与厂房,产生强烈噪声的车间和非噪声车间之间应有一定距离;
3.通过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手段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4.当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配戴个人听力保护器是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5.实施听力监护措施;
6.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听觉系统疾病患者禁忌从事噪声作业;对已经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患者应调离噪声岗位。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病危害告知形式,您了解多少?
机械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露天采石场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加油站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电子行业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高空作业的职业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