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地区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做法,觉得蛮好的。比如英国的、德国的、荷兰的、新加坡的,以及台湾地区的。还再次看了国际劳工组织的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提到一个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我认为,国际劳工组织的这个化学品风险分类分级,稍有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的专业人员能很快上手。小微企业也能很好的掌握。由此我产生了一些想法,认为我们的《职业病防治法》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人一直强调,我们应该对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全面分析和重点检测。外国是这样做的,我们的《职业病防治法》更是如此要求的。但是我觉得,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我提出如下建议:
1、对有国家职业卫生检测方法标准的,也就是GBZ/T160/300有检测方法,与有接触限值的化学物质,现场确实有使用,可能会造成职业病危害的的慢性中毒物质,比如苯、正己烷、铅、锰等,国家纳入必须监测范围,指定行业与工艺,由国家出钱负责监测。比如印刷制鞋业的苯、二氯乙烷等,铅酸蓄电池厂的铅,宝石厂陶瓷厂矿山的矽尘。
2、对有国家职业卫生检测方法标准的,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急性中毒物质,以及上一款没包含的慢性中毒物质,要求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指定的行业或工艺定期检测,一年一次。对超标的,半年一次。
3、对所有的能检测的,且有职业接触限值的因素,要求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三年开展一次全面的现状检测评价。
4、对没检测方法,但有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用人单位采用数学模型或其他方式推定可能的工作场所浓度,进行评价。
5、上述条款之外的具有健康危害的化学物质,应当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化学品风险管控方法从有害性、使用量和进入人体可能性三方面进行分级,采取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
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包括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应该全面识别、全面分析,重点检测。
上面是接触评估与风险分级。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管控:
1、超过接触限值的,半年检测评价一次。要求限期整改,或采取管理措施、个人防护措施。
2、超过一半接触限值的,一年检测评价一次。要求采取进一步完善工程控制、管理控制,给工人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3、超过10%接触限值,但不超过一半接触限值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接害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继续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一年检测评价一次。
4、低于10%接触限值的,工伤保险优惠30%。两年检测评价一次。
除此之外,我建议制定下面几个单列管控办法:
1、高风险物质(致癌、致畸形、具生育毒性,也就是欧盟所称的CMR物质)职业危害管控办法。
2、高风险粉尘(矽尘、石棉粉尘、放射粉尘)职业危害管控办法。
3、高噪声(高噪声设备)职业危害管控办法。
4、制定职业病高发行业(陶瓷业、宝石加工、矿山、皮鞋箱包、印刷、金属冶炼、建筑装饰行业、受限空间等)职业病危害管控办法。
5、制定常见急性中毒物质(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氨气以及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职业危害管控办法。
6、目前情况下,职业卫生监督人员少,而需监管的对象量大范围广,可以采取双随机(需真的双随机,不能预先指定受查清单)抽查,严管严处罚。
7、对小微企业(小于20人的),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政府买单开展职业卫生服务。
8、对不同目的的监测检测,要制定不同的采样方法,提倡短时间工作场所浓度与个体接触浓度并行。政府提供的服务,采用短时间采样。一定要避免采样复杂化的倾向做法。(朱志良职业病防治博士工作站)
责编:欧阳凝碧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小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分为几类?
职业健康检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咨询】听力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
职业病诊断:什么是职业史?用人单位不提供职业史怎么办?
职业健康防护|噪声达到多少分贝需要戴耳塞或耳罩?
科普|同一岗位,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职业病,有的工作时间更长反而没有?
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问题及结果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的几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