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听力造成伤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噪音,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职业性噪声聋,还可能诱发各种疾病,降低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噪音分为哪几类,噪声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噪声的分类
(一)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种: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电锯、电焊、机床等。
2.流体动力性噪声:由于气体压力的突变或液体流动而产生的噪声。 如通风机、汽笛、冲刷等。
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磁设备内部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声音。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二)根据噪声持续时间和出现的形态可将噪声分为:
1.持续时间
连续声;间断声
2.出现形态
稳态噪声:声压波动少于3dB(A)
非稳态声:波动声、脉冲声
脉冲声:声音持续时间<0.5秒,间隔时间>1秒,声压的有效值在0.5秒以内变化>40dB(A 。
(三)根据频率特性和频谱特性分为:
低频噪声(主频<300Hz)
中频噪声(主频300~800Hz)
高频噪声(主频>800Hz)
(四)根据噪声频谱的宽窄分为:
窄频噪声
宽频噪声
二、噪声的个人防护:
为了保护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预防职业性耳聋的发生,当工作场所噪音超过卫生标准时,作业人员应当佩戴听觉器官防护用品。按照结构不同,护耳用品可分为耳塞、耳罩和防噪声耳帽三种产品。其佩戴方法如下:
1.耳塞:插入外耳道内或置于外耳道口处的防噪声护耳器;
2.耳罩:用头环戴在头上,由压紧耳廓或围住耳廓的壳体封住耳道,以降低噪声刺激的护耳器;
3.防噪声耳帽: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以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耳鼓),达到隔音的护耳器。
责编:雷阳阳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小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分为几类?
职业健康检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咨询】听力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
职业病诊断:什么是职业史?用人单位不提供职业史怎么办?
职业健康防护|噪声达到多少分贝需要戴耳塞或耳罩?
科普|同一岗位,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职业病,有的工作时间更长反而没有?
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问题及结果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的几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