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根据现行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我国的职业性肿瘤共有以下11种:1.联苯胺所致膀胱癌;2.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3.苯所致白血病;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β-萘胺所致膀胱癌。
关于职业性肿瘤潜隐期的“冷知识”
什么是潜隐期?研究表明,在首次接触致癌物到肿瘤发生有一个明显的间隔期,我们将从首次接触已确认的致癌物到确诊该致癌物所致的职业性肿瘤时的间隔时间称为潜隐期(latency)。接下来看看关于职业性肿瘤潜隐期的那些少为人知的知识。
1.同一种肿瘤,对不同的病例来说,潜隐期可能不一样。
比如苯所致白血病,短的仅4-6个月,长的可达40年。
2.多数职业肿瘤潜隐期较长,约为12-25年。
3.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
如芳香胺引起的泌尿系统癌症,发病年龄以40~50岁多见,较非职业性的早10-15年;如我国湖南某砷矿职工中肺癌发病年龄比所在省居民小10-20岁。
常见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好发肿瘤部位和潜隐期
4.不同的致癌因素有不同的潜隐期。
肿瘤是从DNA一个碱基对发生突变的非正常细胞引发的,但最终是否发展或何时发展成为肿瘤,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如细胞损伤的修复能力,肿瘤发生的内、外源促进因子,免疫系统的有效性等。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接触X射线又无适当防护的工作人员患皮肤癌增多,潜隐期为4~17年,多见于手指;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多见于接触氯乙烯的清釜工,潜伏期10-35年不等。
5.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后不一定会引起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的发生,主要与接触的致癌因素的特点、强度(浓度/接触时长)、作用方式、劳动者本身健康情况、个体易感性、生活方式(如抽烟)等有关。
相关阅读:我国职业性肿瘤的历史
1981年,我国开始成立全国肿瘤协作调查组,对行业进行大规模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1987年,我国提出将以下八种职业性致癌因素所致肿瘤作为法定职业性肿瘤(并试行):1.苯所致白血病;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砷所致皮肤癌和肺癌;4.铬酸盐所致肺癌;5.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8.焦炉工人肺癌。
2002年,我国正式将这8种职业性肿瘤列为法定职业病。
2013年,我国四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性肿瘤调整为11种(具体见前文)。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职业健康小知识: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分为几类?
职业健康检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咨询】听力高频损失,是职业病吗?
职业病诊断:什么是职业史?用人单位不提供职业史怎么办?
职业健康防护|噪声达到多少分贝需要戴耳塞或耳罩?
科普|同一岗位,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职业病,有的工作时间更长反而没有?
职业健康检查的常见问题及结果处理
职业健康检查的几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