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尘肺治疗为何举步维艰
我国有2.3亿~2.4亿农民工,大部分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在各种职业病中,尘肺病占79%。迄今没有全国或省区性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所以尘肺的发病人数亦无法做出准确报告。目前有社会民间组织称全国尘肺农民工为600万,而笔者根据个人所见及估算,实际患病人数很可能超过600万。例如,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菜记沟村,400余人口中间竟有近40例尘肺病;而在辽宁省葫芦岛市钢屯镇,则有3700余例确诊的尘肺病。
前不久,笔者和CCTV记者组到四川省广元县和旺苍县等地农村慰问尘肺农民工,随机到一个村寨就见到等待救助的数十名尘肺病人。笔者还陪同新华社记者走访过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矿区和农村,每到一处就会看到不少尘肺农民工或端坐炕上喘息,或躺在病床上接受对症治疗以熬过生命的最后阶段。应该说,尘肺病早已受到很多人关注,然而至今它的防治依然困难重重。
发病机制已基本摸清
我国法定的尘肺职业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国家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诊断的其他尘肺病,例如石材加工和其他各种粉尘作业场所罹患的尘肺病。
尘肺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已经很清晰。直径为3~5微米(μm)生产性粉尘,被称为呼吸性粉尘,经呼吸道进入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腔和肺间质后,即被那里大量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吞尘的巨噬细胞无法消化粉尘颗粒而“中毒”,于是释放一系列致纤维化因子,导致了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中毒”的巨噬细胞坏死崩解后,其细胞内的粉尘颗粒游离出来,又被新的巨噬细胞吞噬,重复肺脏纤维化的过程。而肺脏是两个“囊袋”,无法自动排出和消化粉尘,所以我国将尘肺病定义为“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脏纤维化为主的、没有医疗终结的全身性疾病”。
因此,比较彻底地清除肺脏内积存的粉尘和致炎性物质,从而遏制肺脏纤维化进展,保护肺功能,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才是探究尘肺病治疗的正确技术路线。
预防早诊难落到实处
在生产工作中,做好防护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尘肺病。然而国家推行的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统筹安排与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不少地区和生产企业尚未得到宣传普及,农民工们更是不知道如何维护自身健康与合法权益,不通晓疾病防护知识。一些不法生产主和生产单位在防尘除尘等环节上不肯投入资金和设备,在执行职业卫生政策法规上更是大打折扣。
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每年度)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均应如实告知劳动者。还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怀疑劳动者健康损害可能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时,应及时告知劳动者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然而,生产单位常常不告知患者健康状况,刻意隐瞒职业危害真相,规避本该承担的治疗和工伤补偿,导致职业健康检查流于形式,甚至在劳动者将要出现症状时将其解雇。
据笔者了解,有些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在例行的年度职业健康体检时,刻意隐瞒劳动者的尘肺病情,谎报和篡改检查结果。有些医生不愿意得罪用人单位,接诊时不考虑患者粉尘作业史,不能对尘肺病做出正确诊断。有的单凭胸部X线检测发现双侧肺野有点片状阴影后,就做出“结核病”诊断,或模糊地诊断为“肺纤维化”。这一切使得大量尘肺病农民工难以获得早期诊断而延误病情,致使尘肺病变不断进展,过早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同时,这些还导致尘肺实际发病率居高不下,而生产单位和劳动者防护意识淡漠。
目前我国实行的职业健康检查,是由各地安监生产部门监督各生产单位负责执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鉴定则由各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疾控中心)负责,即《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是由两个部门监督实施的,这就难免出现法律监督和实施的空白。有鉴于此,建议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统一《中国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法》,从而比较彻底地解决我国尘肺病预防和治疗问题。
全肺灌洗应积极推广
1976年,我国学者谈光新从美国引进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技术用以治疗尘肺病获得成功。这项技术操作方法是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下,经口腔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分隔两肺。以一侧肺脏通入纯氧,另一侧肺脏以37℃生理灌洗液反复灌洗,直至最后一瓶灌洗回收液清澈透明为止,将积存于肺脏内的粉尘和炎性物质比较彻底地清除于体外,待过若干天后再以同样的方法灌洗另一侧肺脏。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单肺大容量灌洗术。
1991年,在单肺大容量灌洗治疗的基础上,改进形成了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技术,即一次麻醉,先后灌洗双侧肺脏。这项技术获得了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技术操作规程获得2004年度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推广到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早期尘肺患者治疗前后的统计学结果表明,近期疗效(从10天到3个月),通气功能平均提高10%~15%,换气功能平均提高9%~18%。而诸如生命和生活质量变化、5年~10年后X线胸片显示的肺脏纤维化进展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等,已为国家“十一五”科研课题《全肺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病远期效果调查研究》结果所证实。临床实践和统计学结果表明,尘肺病越是早期治疗则效果越理想。遗憾的是不少患者就诊时,就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尽管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疗效明确,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仍有不少困难,甚至有些医院配备了齐全的硬件设施后,仍无法顺利开展。具体原因有缺少相关人才,呼吸内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合作不顺畅等。
此外,尘肺病患者均属于困难群体。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有很多人根本拿不出钱治病,以至于放弃治疗,这也是有些医院难以开展项目的原因。目前已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资金和各级社会慈善的机构基金开始关注尘肺患者,相信在未来能为尘肺患者就医创造方便条件。(中华慈善秦皇岛医院副院长张志浩)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重罚 20W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并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职业健康职责落实不到位?九江两企业被罚50000元!
首次查处!“无证”做评价,这案件很典型
重罚近90万!只因无资质提供职业卫生检测服务
一个多月的工作,导致光明女子手指溃烂?某科技有限公司被罚7.5万!
青岛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未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被处罚!
提醒!诱导员工签自愿放弃诊断保证书,企业面临高额罚款!
一案双罚,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虚假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