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前景,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9.1%,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0.5%。在企业中,农民工由于学历以及能力限制,一般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脏乱、危险的工作,又因缺乏相关的职业健康知识,故而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这种情况不仅威胁到农民工个体的健康状况,也降低了农民工落户城市的可能性。针对农民工职业健康问题,笔者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农民工职业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试谈农民工职业健康促进的策略,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农民工职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群体整体上是健康的,但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存在超时工作现象(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部分受访对象认为自己的职业健康状况“一般”或更差。通过对农民工职业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等因素对农民工职业健康具有显著影响。
人力资本方面,随着农民工普通话能力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业健康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对于部分学历较高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的普通话水平较高,更加容易融入到城市中;他们的整体素质较强,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资源,可以选择条件较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从而减少职业病对健康的危害。
经济资本方面,随着农民工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职业健康水平有上升的趋势。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民工家庭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医疗、教育等资源,不会因经济压力而迫不得已地选择加班,同时他们自身对收入的渴求也因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农民工虽然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自愿加班,但不希望每天加班时间过长,希望有空闲时间用来放松休息。
提高农民工职业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民工职业健康问题影响着农民工个体的幸福感,也对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基于多方面考虑,笔者认为,应对农民工职业健康问题,改善农民工职业健康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企业和个人的共同配合。对此,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政府应采取的措施。第一,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坚持“三级预防”的职业病防治策略,加强对企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工)职业健康的监管,把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由相关部门定期抽查企业的工作环境与职业危害因素管理状况,增强企业对职工健康的保护意识。第二,完善户籍制度。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公平享有教育、医疗等资源,真正融入城市,从内心深处产生归属感与安全感。农民工愿意超时工作,主要是由于较高的城市住房以及子女教育费用使得他们生存压力较大,所以迫不得已选择超时工作。对此,应通过完善户籍、社保等制度,缓解农民工的生活压力,尽可能避免超时工作对其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第三,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可以采取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民工参与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使他们了解职业健康的重要性、职业病的危害以及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二)企业应采取的措施。第一,企业需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开展职工健康教育与培训工作上,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结合职工的现实需求,做到全面具体且通俗易懂,让职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存在哪些健康危害因素,如何避免危害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理,从而使职工的行为更加符合职业规范要求,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的概率。第二,企业可设置专门负责职工职业健康的职位,在日常运营中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员工职业健康方面的服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高效,另一方面可以使职工认识到职业健康的重要性。为了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职业健康的影响,让各级管理者以及员工更加注重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可以把职业健康问题发生率纳入到整个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对发生率低的部门进行整体奖励,从而鼓励部门中每个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监督,共同防范职业危害。第三,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控制工作,提高对危害因素的管理控制水平。具体举措包括:提高防护用品的利用率,实现物尽其用;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健康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做好职工健康档案资料管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工健康促进工作。
(三)个人应采取的措施。第一,提高对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态度决定行动”,进城打拼的农民工应对自己负责,确立恰当的职业目标,主动学习了解职业健康及防护措施相关知识,积极参加企业的健康检查,积极配合政府与企业组织的培训活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主动要求企业改善不良工作环境,合理利用企业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如果因为工作原因受到身体或者精神上的伤害,应该立即上报相关部门,采取恰当的举措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第二,主动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鉴于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都会对个体职业健康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应积极参加政府部门、企业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或网络在线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学会一技之长,使自身更具有竞争力,并在培训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第三,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不过度饮酒、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排解压力,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对于心理健康方面,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旦发现心理压力过大,可以主动到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接受心理疏导,或是找家人、关系比较好的同事聊天来缓解心理压力。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想进一步讨论交流或有其他疑问或需要,劳动者病人可加QQ群784591071;专业从业人员可加QQ群663924660;如有意加职业病网微信群请加编辑微信17726603325,备注工作岗位即可。
责编:李晓燕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重罚 20W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并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职业健康职责落实不到位?九江两企业被罚50000元!
首次查处!“无证”做评价,这案件很典型
重罚近90万!只因无资质提供职业卫生检测服务
一个多月的工作,导致光明女子手指溃烂?某科技有限公司被罚7.5万!
青岛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未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被处罚!
提醒!诱导员工签自愿放弃诊断保证书,企业面临高额罚款!
一案双罚,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虚假不得!